本文作者:admin

孩子特别不听话应该怎样管教

admin 5小时前 00:57:47 3
孩子特别不听话应该怎样管教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焦虑地问:"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?"其实每个孩子都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,表面的"顽石"往往藏着独特的纹路。上周有个妈妈找到我,她每天下班回家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焦虑地问:"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?"其实每个孩子都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,表面的"顽石"往往藏着独特的纹路。上周有个妈妈找到我,她每天下班回家,孩子就对着电视喊"不要管我",她气得摔门而出,结果第二天孩子躲在房间里哭,这种场景是不是也发生在你家?

理解孩子的"不听话",首先要看背后藏着什么需求。去年辅导过一个五年级男孩,总把作业本扔得到处都是。表面看是不守规矩,实则他害怕写错字被批评。当家长发现他偷偷在草稿纸上写作业时,反而能理解他内心的恐惧。有时候孩子对抗的不是规则,而是对失败的焦虑。

沟通方式的改变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。记得有个初中生沉迷手机,父母没收后孩子就用被子蒙住头。后来我们尝试把手机放在客厅,约定每天1小时亲子时光。当爸爸开始教孩子下棋时,那个总是对着屏幕的少年,第一次主动和父母聊起了学校里的趣事。原来孩子需要的不是限制,而是被关注。

建立规则需要智慧和耐心。前两天遇到个家庭,孩子每次出门都要拖延半小时。妈妈发现他其实是在等待父母的确认,于是改成"出门前先说声要出门"的仪式。当孩子像小大人一样报备时,妈妈笑着递上水杯,这种小小的改变让亲子关系有了转机。

当孩子情绪失控时,家长的反应至关重要。有个小女孩因为没买到喜欢的玩具,把书包摔在地上大哭。妈妈没有立刻哄她,而是蹲下来问:"你是不是特别失望?"当孩子点头时,妈妈轻轻说:"我们下次一起去买,好吗?"这种共情式的对话,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效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,他们的"不听话"可能藏着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。上周有个高中生总在晚上偷偷玩电脑,父母发现他其实是想逃避繁重的学业压力。当他们改成"完成作业后可以自由使用电脑"时,孩子反而主动和父母分享了学习困惑。有时候,理解比惩罚更能修复关系。

面对孩子的挑战,家长需要保持成长型思维。前些天有个爸爸分享,他发现儿子每次考试失利都会把试卷藏起来,后来他主动说:"爸爸小时候也这样,但后来学会了面对。"当孩子看到父母愿意接纳自己的脆弱时,反而更愿意敞开心扉。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,而不是被控制。

教育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较量,而是双向的奔赴。就像我见过的那些家庭,当父母放下"必须听话"的执念,转而关注"如何理解",孩子们反而展现出惊人的改变。或许我们该问问自己:当孩子不听话时,是在表达什么?答案往往藏在他们沉默的瞬间里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