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孩子做了坏事不承认怎么办
上周遇到一位妈妈,她发现孩子把新买的手机摔坏了。当她质问时,孩子却说"我是在帮它降温"。这看似荒谬的回答,其实反映了孩子的认知特点。他们往往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解释行为,却不知这种逻辑在成人眼中多么不合常理。更令人揪心的是,孩子在承认错误时会本能地担心失去手机,这种对物品的执着背后,是安全感缺失的体现。
有个五年级男孩,总在家长不知情时把游戏充值记录抹掉。每次被发现,他都会说"这是游戏里的人说的"。其实他真正害怕的是被限制玩游戏的时间,这种将责任推给虚拟角色的行为,暴露出孩子面对现实压力时的逃避心理。当家长发现孩子偷偷把零食藏在枕头下时,很多父母会立即想到"是不是偷拿了钱",这种未经证实的猜测往往会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张。
面对孩子的不承认,我们需要调整沟通方式。上周咨询的案例中,有位爸爸在孩子打碎花瓶后,没有立刻发火,而是蹲下来说:"妈妈知道你肯定很害怕,现在我们先一起看看怎么补救好吗?"这种将责备转化为共情的沟通,让孩子在安全的氛围中愿意说出真相。当孩子偷拿零花钱时,有的家长会直接说"你是不是又偷钱了",但换成"我发现钱包里少了钱,是不是你拿去买了什么?"反而更容易打开孩子的心扉。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"秘密花园",不承认错误只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。就像那个总把玩具藏在床底的小女孩,其实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处理对玩具的依恋。当我们用理解代替指责,用耐心代替急躁,孩子终会学会在犯错后勇敢面对。记住,教育不是纠正错误,而是帮助孩子建立面对错误的勇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