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初中生上网课家长怎样监督
有的家长把手机没收,孩子却在房间里偷偷用平板电脑;有的家长全程盯着屏幕,孩子却趁机在聊天框里和同学说悄悄话。更让人头疼的是,孩子明明坐在书桌前,但眼神总是飘忽不定,时而盯着窗外,时而摆弄文具,仿佛在等待老师离开的那一刻。这种"假学习"现象,让家长的监督变得像在打地鼠,明明在看,却总抓不到重点。
其实,监督不是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。上周有个家庭分享,爸爸在客厅工作,孩子在房间上网课,两人各自忙碌却保持沟通。每当孩子完成一个学习任务,爸爸就会说一句"辛苦了",这种默契让监督变成了轻松的互动。关键是要找到孩子学习的节奏,比如发现孩子对英语特别感兴趣,就和他约定每天用30分钟听英文播客,既满足了兴趣,又完成了学习目标。
有些家长会用"定时提醒"的方法,比如在孩子开始网课前设置倒计时,当时间到时提醒休息。但这种方法容易让孩子产生对抗心理。上周有个案例,妈妈发现女儿总在课间偷看手机,就和她约定"课间三分钟挑战",每次完成挑战就奖励一颗糖果。这种正向激励让孩子逐渐养成了专注的习惯。
家长的监督更需要智慧。有位爸爸发现儿子总在写作业时分心,就和他一起制作了"学习能量条",用不同颜色的贴纸记录完成的任务。当能量条填满时,孩子会获得一次周末电影夜的奖励。这种可视化的方式让孩子更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进步,也减少了家长的焦虑。
但监督不是控制,而是建立信任。有位妈妈分享,她发现儿子经常在课后抱怨"老师讲得太快",就和他一起整理了课程笔记,把重点内容用不同颜色标出。当孩子看到自己的笔记时,主动说"妈妈,我下次可以提前预习了"。这种互动让监督变成了共同成长的过程。
有些孩子会在网课时突然沉默,这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,也可能是遇到难题。上周有个案例,妈妈发现儿子在物理课上一直低头,就轻轻敲了敲他的桌子说"老师现在讲到电路了,你是不是卡住了?"孩子抬起头说"是的,我想问一下电阻怎么算"。这种及时的互动比一味催促更有效。
家长的监督还需要学会"留白"。有位爸爸在孩子上网课时,会故意在旁边读一会儿书,当孩子发现他在看小说时,主动问"爸爸,你也在听课吗?"这种示范作用远比直接说教更有说服力。关键是让孩子感受到,学习不是一个人的战场,而是有支持的环境。
最后,监督要懂得适时放手。有位妈妈发现女儿越来越独立,就不再全程盯着屏幕,而是每天检查一次作业。当女儿看到妈妈在检查时,会主动说"妈妈,我这次做得不错"。这种信任感的建立,让监督变成了鼓励,而不是控制。孩子在被信任的环境中,反而更容易专注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