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16岁孩子厌学心理疏导基本方法

admin 4小时前 22:33:52 2
16岁孩子厌学心理疏导基本方法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咨询关于16岁孩子厌学的问题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,情绪波动大,自我意识增强,很多看似"不听话"的行为背后,其实是内心在发出求救信号。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咨询关于16岁孩子厌学的问题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,情绪波动大,自我意识增强,很多看似"不听话"的行为背后,其实是内心在发出求救信号。上周,一位母亲带着15岁的女儿来找我,女儿说"每天上学就像在监狱,我只想躺平",这句话让我意识到,厌学不是简单的不想上学,而是孩子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内心的痛苦。

有的孩子因为成绩下滑被父母反复责骂,渐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。就像我曾遇到的案例,小明每次考试失利,父亲就会说"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",这种比较式的批评让小明开始把学校当成战场,每次走进教室都感到窒息。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责备,而是理解。当父母能放下"必须考好"的执念,转而问"这次考试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",往往能打开孩子的心扉。

有些孩子厌学是因为找不到学习的意义。我接触过一个叫小雨的女生,她每天机械地完成作业,却对所有学科都提不起兴趣。后来发现,她其实渴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,但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和模糊的未来,反而产生了逃避心理。这种情况下,帮助孩子建立目标感很重要,可以和她一起规划未来的职业方向,把学习和梦想联系起来。

家庭关系的变化也会导致厌学。上个月,一个16岁男孩因为父母离异,突然开始拒绝上学。他告诉我"学校里没有家的温暖",这种情感需求需要被重视。当父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支持,比如每天留出15分钟专注倾听,而不是一味谈论学习,孩子反而会重新找回上学的动力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但他们的痛苦往往有相似的根源。我曾帮助过一个沉迷手机游戏的男生,发现他其实是因为在课堂上总是被老师忽视,内心渴望被关注。当老师开始主动询问他的想法,他反而愿意回到教室。这说明教育方式的调整对孩子的影响深远。

面对厌学的孩子,父母需要先调整自己的心态。不要把孩子当作"问题学生",而是把他们当作需要被理解的个体。就像我遇到的案例,一位父亲发现儿子总是躲在房间里,后来才知道他偷偷在做短视频创作。当父亲鼓励他发展兴趣,反而帮助孩子找到了新的学习动力。

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,他们需要的不是说教,而是真诚的陪伴。当父母能放下焦虑,用平等的态度和孩子对话,用温暖的方式给予支持,孩子往往会重新打开心门。记住,教育不是改变孩子,而是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。那些看似叛逆的行为,往往是孩子在寻找表达的方式,而父母的理解和陪伴,就是最好的解药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