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小孩子只想玩不想上学怎么办

admin 3小时前 00:08:47 4
小孩子只想玩不想上学怎么办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虑地问:"孩子每天早上哭闹不愿上学,怎么办?"这背后藏着一个普遍的教育困境。让我们从真实案例中寻找答案。去年冬天,一位妈妈带着3岁的小女儿来咨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虑地问:"孩子每天早上哭闹不愿上学,怎么办?"这背后藏着一个普遍的教育困境。让我们从真实案例中寻找答案。

去年冬天,一位妈妈带着3岁的小女儿来咨询。每天早上送园时,孩子都会把脸埋在妈妈怀里大哭,甚至用脚蹬地拒绝出门。这位妈妈试过各种方法:承诺玩具、威胁惩罚、软硬兼施,但孩子依然抗拒。后来我们发现,孩子其实害怕的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。她习惯了和妈妈独处的时光,突然要和其他孩子相处,缺乏安全感。建议妈妈先从建立信任开始,每天陪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,模拟幼儿园场景,逐渐让孩子适应分离。

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,问题往往更复杂。四年级的男孩小杰总说"作业太难了",每次写作业都磨蹭到深夜。家长发现他其实不是不会,而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。原来小杰在班级里经常被嘲笑"笨",自尊心受到打击。我们建议家长改变沟通方式,把"你得写完作业"换成"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",同时减少对成绩的过度关注。当小杰完成一道题时,家长立即给予具体表扬:"你刚才用画图的方法解数学题,这个思路真棒!"

青春期的抗拒更像一场无声的战争。12岁的女孩小雨突然拒绝上学,整天窝在房间里打游戏。家长发现她其实是在逃避学校里的社交压力,因为转学后被孤立。建议家长不要直接对抗,而是创造安全的对话空间。比如在晚饭后,家长可以问:"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?"当孩子愿意分享时,再引导她表达对学校的感受。同时,帮助孩子建立"学习是为了自我成长"的正确认知,而不是和别人比较。

每个孩子的抗拒背后都有独特的密码。5岁的朵朵总是把书包扔到地上,说"不想上学"。其实她是因为在课堂上被老师忽视,感到自己不被重视。建议家长和老师沟通,了解朵朵在课堂上的表现,同时在家创造被关注的体验,比如每天留出15分钟专注倾听她的讲述。

面对孩子的抗拒,家长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。曾经有个爸爸因为儿子不愿上学,每天早上都和孩子吵架。后来他尝试改变,把送孩子上学变成亲子互动时间,一起听音乐、做运动。当孩子发现上学不再是痛苦的仪式,而是期待的活动时,抗拒自然减轻。

教育从来不是单行道。7岁的乐乐总说"学校没意思",但家长发现他其实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。于是建议家长在家中创造类似的学习环境,用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孩子思考。当孩子在厨房里观察水的沸腾时,家长可以问:"你觉得水为什么会变成气体?"这种将学习融入生活的方式,往往比强迫更有效。
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,重要的是家长能看见他们的需求。就像那个总爱在课间躲在角落的小男孩,其实他需要的是更多被认可的机会。当家长学会用"我懂你"代替"你应该",用"我们试试"代替"必须做到",孩子往往能慢慢打开心扉。

教育不是把孩子塑造成我们期待的样子,而是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路。当家长放下焦虑,用耐心和智慧陪伴,那些看似顽固的抗拒,终将在理解中消融。毕竟,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,他们的成长需要被看见,被尊重,被温柔地引导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