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高二孩子厌学怎么办
小林妈妈每次检查儿子书包时,都会发现课本边角卷曲的痕迹。这个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男孩,最近开始用涂鸦覆盖数学公式,把英语单词写在餐巾纸上。当家长追问时,他只会说"反正考不上好大学"。这种自我否定像毒藤一样缠绕着他的学习动力,让原本明亮的眼睛蒙上灰雾。我曾陪他走过三个周末的深夜,看着他把"我要考清华"的誓言撕成碎片,又在黎明时分重新拼凑成"我想做个快乐的人"。
小美爸爸发现女儿的手机里存着大量短视频,她总说"学不进去",却在深夜偷偷刷题。这个曾经开朗的女孩,现在像被抽去灵魂的提线木偶,机械地重复着刷题动作。当她终于说出"我觉得自己永远比不上别人"时,家长才惊觉,那些"别人家的孩子"的比较,早已在她心里种下自卑的种子。
有些孩子把厌学当作反抗的武器。小杰在课堂上总是摆弄文具,把老师的话当作耳旁风。他父亲曾是工程师,看到儿子的"不务正业"气得摔了茶杯,却不知这背后是青春期特有的叛逆。当我在心理咨询室看到他偷偷用橡皮擦掉"我要考重点大学"的日记时,才明白他需要的不是惩罚,而是被理解的温暖。
面对这种情况,家长往往陷入两个极端:要么像小林爸爸一样,把孩子锁在书房逼迫学习;要么像小美爸爸一样,把手机收走却换来更激烈的对抗。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:孩子在书桌前昏昏欲睡,家长在旁边翻看手机,彼此都沉默着,像两座隔着玻璃的孤岛。
其实每个厌学的孩子都在寻找出口。小雨的书包里藏着一本《小王子》,她在作文里写道:"我觉得学习像在沙漠里找水,越找越干渴"。当家长发现她偷偷把数学课本换成童话书时,终于明白孩子需要的不是强制,而是被看见的渴望。我们不妨放下"必须考上大学"的执念,看看孩子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有些孩子把厌学当作逃避现实的盾牌。小浩的书包里除了课本,还装着妈妈的病历本。他总说"我学不好",却在深夜里反复修改物理试卷。当家长发现他把"高考"写在日记本角落,又在旁边画满笑脸时,才惊觉孩子的心里藏着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。
教育不是一场拔河比赛,而是一次共同的远足。我见过太多家长在孩子厌学时,像失去方向的船一样慌乱。其实只要蹲下来听听孩子的心声,就会发现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作业,而是被理解的温度。就像小林最后在心理咨询室说的:"老师,我其实想好好学习,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始"。
每个孩子都像未完成的画作,需要耐心和智慧去勾勒。当家长学会用"我们"代替"你",用倾听代替说教,那些被压抑的情绪就会像春天的雨一样悄然消融。记住,教育不是把孩子变成标准件,而是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