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厌学的孩子如何沟通心理

admin 3小时前 10:59:02 4
厌学的孩子如何沟通心理摘要: 厌学的孩子往往像被蒙上一层雾,眼神里藏着抗拒与迷茫。作为家长,我们总在追问:为什么孩子突然不再期待上学?其实答案藏在他们沉默的日常里。去年遇到一个叫小轩的男孩,他每天早上都把书包摔...
厌学的孩子往往像被蒙上一层雾,眼神里藏着抗拒与迷茫。作为家长,我们总在追问:为什么孩子突然不再期待上学?其实答案藏在他们沉默的日常里。去年遇到一个叫小轩的男孩,他每天早上都把书包摔在地上,用"反正学不进去"来搪塞父母。直到某天我问他:"你最近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让你烦的事?"他才哽咽着说,数学老师总当众批评他,而他最怕被同学嘲笑。原来那些看似简单的"不想上学",背后是被戳伤的自尊心。

沟通不是一场单向的说教,而是一次共同的探索。就像我曾帮助过的小雨,她因为父母总说"别人家的孩子",渐渐把书桌当成牢笼。当她妈妈蹲下来问:"你今天数学作业做得怎么样?"小雨却说:"你根本不懂,我连题目都看不懂。"这时我们才意识到,父母的焦虑反而成了孩子的枷锁。真正的对话应该从"你感觉怎么样"开始,而不是"你应该怎么做"。
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,就像我接触过的小杰,他每天放学后都躲在房间里打游戏。有次他爸爸怒吼着夺走游戏手柄,小杰却突然说:"爸爸,我知道你希望我考上重点班。"这句话让父亲愣住了,原来他以为的"逃避"其实是对未来的无力感。当我们学会用"我注意到你最近经常熬夜"代替"你怎么又在玩游戏",孩子才会愿意打开心扉。

有时候,一个温暖的拥抱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。记得有位母亲分享,她发现女儿每次考试失利都会躲进房间,直到她开始学着在女儿书桌旁放一杯热牛奶。女儿后来悄悄说:"妈妈,我其实特别害怕你失望。"这种无声的陪伴,往往能化解最深的焦虑。就像春天的雨,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成长的土壤。

教育不是把孩子塑造成模具,而是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光。当小轩开始主动和老师沟通,当小雨重新拿起画笔,当小杰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时,我们才明白:厌学不是终点,而是孩子在寻找理解与支持的信号。每个看似叛逆的举动,都藏着渴望被看见的期待。与其焦虑地追问"为什么厌学",不如温柔地问"你想要什么"。

阅读
分享